【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意思】一、
“于我心有戚戚焉”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句为:“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曰:‘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大王能将个人的喜好与百姓共享,那么我就感到内心非常感动和共鸣。”后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心灵上的共鸣或情感上的认同,意思是“我心中也有同样的感受”。
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多用于表达对他人情感、经历或观点的深刻理解与共鸣,是一种带有情感深度的语言表达。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出处 | 原意 | 现代含义 | 使用场景 | 情感色彩 |
于我心有戚戚焉 | yú wǒ xīn yǒu qī qī yān | 《孟子·梁惠王上》 | 表达对君主行为的认同与感动 | 表达对他人情感或经历的共鸣 | 文章、演讲、评论中表达认同 | 正向、温暖、共情 |
三、结语
“于我心有戚戚焉”不仅仅是一个古文短语,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方式。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鸣,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情感交流与道德共情的传统。在现代社会,这一表达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沟通、写作和情感表达中,能够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