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古代的下堂妇是什么意思

2025-10-03 23:53:08

问题描述:

古代的下堂妇是什么意思,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3 23:53:08

古代的下堂妇是什么意思】“下堂妇”是一个古代汉语中的词汇,通常用来指代被丈夫休弃的妻子。这一称谓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明显的贬义和负面色彩,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以及婚姻制度中对女性的不公。

一、

“下堂妇”是古代对被丈夫休弃女子的称呼,源于“下堂”这一行为,即女子被丈夫赶出家门。这一现象在封建社会中较为普遍,尤其在儒家礼教影响下,男子有“七出之条”,可随时休妻,而女子则无权反抗。

“下堂妇”不仅意味着婚姻关系的终结,还象征着社会地位的下降、家庭身份的丧失,甚至可能面临生活困境。因此,“下堂妇”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更是文化和社会心理上的标签。

二、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词义 被丈夫休弃的女子,又称“弃妇”或“离妇”。
来源 源于“下堂”一词,指女子被丈夫赶出家门。
历史背景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
婚姻制度 男子可依据“七出之条”(无子、淫佚、不孝、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休妻。
社会地位 被视为失败者,常遭社会歧视,生活困难。
文化意义 反映了古代女性缺乏自主权,婚姻受控于男性。
文学体现 在诗词、小说中常见“下堂妇”形象,如《诗经》《汉乐府》等。
现代视角 现代社会已废除“七出”制度,强调婚姻平等与女性权利。

三、结语

“下堂妇”作为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婚姻制度下的产物,也折射出古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已被逐步摒弃,现代社会更倡导婚姻自由与性别平等。理解“下堂妇”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观及其演变过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