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当余之从师也原文节选

2025-10-10 00:51:40

问题描述:

当余之从师也原文节选,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0 00:51:40

当余之从师也原文节选】一、文章总结

《当余之从师也》是明代文学家宋濂所著的《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文字,主要讲述了作者年少时求学的艰辛经历,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古代士人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在文中,宋濂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因家境贫寒,无法购买书籍,只能向他人借书抄写;冬天手冻得发红,仍坚持抄写;成年后为了求学,背着书箱,徒步千里,忍受风雪,最终得以成才。这些经历不仅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

二、原文节选与内容分析表

原文节选 翻译与解释 体现的思想或情感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归还。 表现出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的迫切心情。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都结冰了,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展,但我不敢懈怠。 展现了作者在恶劣环境下仍然坚持学习的毅力。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我站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低头侧耳请教;有时遇到老师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貌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反驳。 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与谦逊的态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当我跟随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行走,严冬狂风,大雪积了数尺,脚上的皮肤都裂开了却不知道。 描绘了求学路上的艰苦环境,突出作者的坚韧精神。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到达住所后,四肢僵硬无法活动,仆人用热水给我洗浴,用被子包裹我,很久才暖和过来。 再次强调求学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

三、总结

《当余之从师也》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叙述,传达了“勤学苦读”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个人成长历程的回顾,更是一种对后辈的激励与劝勉。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学问,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出来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