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的意思】“一鼓作气”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源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原意是指在作战时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最旺盛,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会减弱,第三次则几乎耗尽。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做事要趁热打铁,把握时机,一气呵成,不要中途松懈。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鼓作气 |
拼音 | yī gǔ zuò qì |
出处 | 《左传·庄公十年》 |
原意 | 古代作战时,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最盛 |
引申义 | 做事要抓住时机,一鼓作气完成,不要拖延或中断 |
二、成语用法
使用场景 | 示例 |
鼓励他人 | “这次机会难得,你要一鼓作气把它拿下。” |
自我激励 | “我现在状态不错,应该一鼓作气完成任务。” |
描述行动 | “他一鼓作气完成了整个项目,效率非常高。” |
三、相关词语与近义词
近义词 | 解释 |
一气呵成 | 形容做事连贯顺畅,不中断 |
乘胜追击 | 抓住胜利的势头继续前进 |
精神抖擞 | 精神振奋,充满干劲 |
四、反义词
反义词 | 解释 |
有始无终 | 做事开始有计划,但没有坚持到底 |
半途而废 | 做事未完成就放弃 |
虎头蛇尾 | 开始声势浩大,结尾却草率收场 |
五、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用于鼓励他人、自我激励、描述高效完成任务等情境。
-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形容“持续不断”的行为,而是强调“抓住时机,一气呵成”。
- 搭配使用:常与“完成”、“攻克”、“推进”等动词搭配使用。
六、总结
“一鼓作气”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应抓住最佳时机,保持高昂的斗志,果断行动,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