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是什么意思得意忘形是什么】“得意忘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就或处于优势时,因过于高兴而失去常态,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或态度。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提醒人们在成功时也要保持谦逊和理智。
以下是对“得意忘形”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得意 | 指因成功、顺利或获得某种好处而感到高兴 |
忘形 | 指失去常态,举止失态,情绪失控 |
整体含义:指人在得意之时,因过度兴奋而失去自我控制,表现出不合时宜的行为或态度。
二、出处与用法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最早见于《晋书·王徽之传》:“徽之曰:‘本以风流相尚,岂得忘形如此?’”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在成功后骄傲自满、行为失当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强调行为不当或态度失礼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自鸣得意、趾高气扬、得意洋洋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谨言慎行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工作场合 | 小李升职后整天炫耀,同事觉得他得意忘形 |
学习生活 | 考试成绩优异后,他开始对同学指手画脚,显得得意忘形 |
日常交往 | 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财富,被评价为得意忘形 |
五、注意事项
- 避免滥用:虽然“得意忘形”有批评意味,但不应随意用于日常交流中,以免造成误会或伤害他人感情。
- 语境适用: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尤其在评论他人行为时较为合适。
- 适度使用:强调的是“得意”后的“忘形”,而非单纯的喜悦或成功。
六、总结
“得意忘形”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因情绪激动而失去理智、行为失态的现象。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成功时应保持冷静与谦逊,避免因一时的得意而做出令人反感的行为。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得意忘形”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工具,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合理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他人、规范自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