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药”,难治家化的“病”
作者 | 周艺
主编 | 苏淮
如果我们来到超市的日化区,在护肤品的专柜列,最常见到的品牌是什么?是“佰草”集、“美加净”;如果转身去到清洁护理列,大概率也能看到“六神”。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品牌,但并不为现在的年轻人所喜爱。
这些品牌,均来自同一家公司——上海家化(600315.SH)。
图片来源于上海家化官网
上海家化已经125岁了,从一个品牌的年龄来讲,足以载入中国快消行业的历史。但老树如果不开新芽,沉疴顽疾也要将它拉下马。
近日,上海家化迎来了十年以来的第四任董事长——林小海。从表面来看,有过16年宝洁经验和8年阿里经验的林小海,非常符合上海家化目前需要的既要懂日化行业、又要有电商渠道变革能力的人选。
但值得注意的是,林小海的“前任”们,无一例外都是来自海内外著名日化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他们从业经验丰富,履历光鲜,但最终都未能让上海家化再创辉煌。
这一次,林小海能接住这个“烫手山芋”吗?
“救火队长”驾临
我们先来看看林小海的职业生涯。
作为拥有多年快消品行业经验的老兵,林小海曾在宝洁公司(NYSE:PG)履职20年,卸任前为宝洁大中华区营销总裁。林离职之际,宝洁对外公布的邮件中称其“培养并壮大了一个人才济济的销售部”。
林小海在宝洁的“谢幕演出”,是在2014年8月到2016年6月,时间不到两年。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当时宝洁中国区面临巨大的挑战,大中华区销售总裁的岗位十分不稳定。
在华市场份额不断下跌、业绩疲软不振、其他岗位的高管也在酝酿出走,林小海的“前任”李红坚持不到两年就放弃了,转头去了玛氏旗下“箭牌”任中国总经理。
作为李红接替者的林小海,当时扮演的角色就是“救火队长”。
但在移动互联网、电商和中国消费环境的变化和冲击下,林小海并未扭转颓势。数据显示,2014财年,中国市场为宝洁贡献了13%的销售额;到了2015财年,则仅有8%。
林小海于2016年7月正式结束了在宝洁的21年工作,选择加入阿里巴巴(09988.HK,NYSE:BABA)。从2016年 至2024年3月,林小海一直服务于阿里系:2016年至2020年,执掌零售通;2020年到2024年,任高鑫零售(06868.HK)的CEO。
零售通是阿里在2015年创立的,面向线下零售小店推出的一个提供订货、物流、营销、增值服务的互联网一站式进货平台,作为中间人链接品牌和线下小店。
其间林小海最大的业绩亮点,就是让零售通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破冰。从2016年刚刚接手时的一无所有,到2020年手握150万家小店,这4年,林小海让零售通坐上了快消B2B行业的头把交椅,成绩斐然。
但另外一个尴尬的事实则是,4年时间林小海都未能让零售通盈利。而更为便捷、迅速的社区团购,则在2020年猛然降世。
2020年12月,林小海离开零售通,该业务目前被调整到淘天集团和阿里1688网站合并。
离开零售通后,林小海去了高鑫零售。这个公司听起来很陌生,它其实是润发超市品牌背后的母公司。2021年至2024年,高鑫零售连续三年营收下降,2023年由盈转亏,净亏损16亿元。
林小海当时对高鑫零售的战略是拓宽业态、增加服务品类,开发了润发家族特色的M会员商店。但在商超竞争力整体下降的形势下,这种“大干快上”的模式,直接引发了润发家族的危机,例如前段时间登上热搜的“小润发”闭店潮。
阿里8年,林小海未能进入更核心的业务领域,一直围绕“新零售”进行更多线上、线下业务联动的尝试。但这个由马云亲口提出的概念,最终被阿里实质上放弃了。
总结林小海前半段的职业生涯,其在宝洁积累了丰富的日化市场销售经验,在阿里拥有线下零售的改造思路,救过火、破过冰,也有过失败的教训。
拥有如此经历、能力的林小海,能拯救沉疴缠身的上海家化吗?
“中国化妆品市场最难的职位”
6月26日,林小海出席了上海家化2023年度股东大会。这是其自5月正式入职以来首次公开亮相。
据媒体报道,当日林小海在股东大会上与多位投资者、媒体交流,显得“游刃有余”,期间还调侃了一句:“都说上海家化的CEO是整个中国化妆品市场最难的职位”。虽说林小海后面紧接着就表了决心要好好干,但这句评价还是撕开了上海家化多年来的一个疮疤。
2011年上海家化被中国平安(02318.HK,601318.SH)“收入囊中”后,两者的结合并不顺利,执掌上海家化14年之久的创始人葛文耀遗憾退场。天眼查显示,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全资股东为上海平浦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2013年至今,十年间这个“中国化妆品市场最难的职位”已经换了3个人,任职年限均不到5年。
这块烫手的山芋,林小海接得住吗?
近些年,在不断换帅的“干扰”下,上海家化的业绩呈现出“M“型走势。
图片来源于Wind
首先是从强生(中国)过来的谢文坚接替葛文耀,其主要任职年限是2014-2016年。这三年上海家化的业绩有所增长,并在2015年创下净利润的新高,但在2016年利润下滑明显。
葛文耀时期的研发传统在这一阶段遭到重创。wind数据显示,上海家化2013年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9%,2014年降为2.62%,2015年则变成2.23%。也是在这一阶段,主导研发了“六神花露水”、“佰草集”、“美加净”等品牌,为上海家化的产品体系研发立下汗马功劳的李慧良最终出走,自立门户。
紧接着是女将张东方,其主要任职年限是2017-2019年。这三年是上海家化颇为稳健的三年,这一阶段张东方主导收购了英国婴幼儿喂哺品牌“汤美星”,进行了一定的资本运作,助力上海家化后期的品牌拓展。
研发费用被砍降的影响是深远的。到了2018年,上海家化的研发费用占比仅有2%,甚至比后起之秀珀莱雅(603605.SH)还要低。
与研发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销售费用占比连年上升——从2013年的32.2%,升至2019年的42.2%,比当时的珀莱雅、丸美股份(603983.SH)都高出不少。
研发费用下降、销售费用上升,同时存货和存货周转天数也在上升。从2013年到2019年,上海家化的存货金额从4.36亿元一路升至9.25亿元。
在存货周转天数上面,上海家化与珀莱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上海家化2013年的存货周转天数是90天,珀莱雅为160天;而到了2019年,上海家化的这一数字升到了111天,珀莱雅则降至87天。
这里的逻辑是,研发能力下滑导致新品补充不足,品牌影响力下降,存货周转天数持续上升;销售渠道主攻线下卖场、超市,渠道单一,即使提升营销费用,存货数字也一路走高。
所以即使在业绩没有出现大波动的情况下,上海家化的衰退已经非常明显,被后浪珀莱雅拍在时代的沙滩上。
经过前两任掌门的操作,留给第三任职业经理人潘秋生的空间已然不多了。潘秋生的主要任职期是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上海家化的营收与净利润均在下滑,但潘秋生上任后关闭了不少低效门店,库存开始降低,2023年时存货降至7.77亿元,略低于珀莱雅。
但在这一阶段,潘秋生对上海家化的渠道改革做得还不够。即使发力电商渠道,也在直播方面有所突破,但公司产品的线下占比依然较高,这在近几年实体零售低迷的环境下并不是个好事。
上海家化的应收帐款余额自2019年开始走高。2018年还是7.8亿元,2019年便增至13.67亿元,到2023年依然维持在13亿元。同期珀莱雅的应收帐款余额仅有3.2亿元。
珀莱雅目前是李佳琦的直播间常客,更是长居头部电商美妆频道的销售榜一位置。2021年时,上海家化旗下护肤品牌“玉泽”,曾就合作关系发生过“李佳琦、薇娅二选一”的冲突事件,虽然是李佳琦帮助玉泽打开了线上知名度,但最终玉泽还是选择了薇娅,这也让后期薇娅的“塌房”变成一只射中上海家化的回旋镖。
新主帅的新挑战
林小海在上海家化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提到,下半年集中精力做三件事情:渠道改革、品牌策略变化、组织结构改革。事实上,这是前两任主帅一直在进行的事。
一位不愿具名的化工行业券商分析师向源媒汇指出,上海家化近几年在渠道转型和品牌调整方面的努力成效显著,目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之前的大方向,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研发,同时调整渠道结构,主攻线上,改善品牌形象。“换帅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增强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也怕上位者急于证明自己,乱了阵脚,改革还是要循序渐进。”
林小海虽然在宝洁积累了日化销售的丰富经验和渠道资源,但总体还是更熟悉线下零售的逻辑。其后续虽有电商巨头阿里的从业经验,但更多还是为了完成阿里高层分派来的“政治任务”,做帮助线上、线下链接的“新零售”业务。
而对于帮助上海家化实现品牌年轻化,助力其在传统电商之外加速兴趣电商的增长,对于林小海来说实际上是个新挑战。
另一个挑战则在于,林小海此次在上海家化要进行内部调整,这个难度并不亚于他当初“救火”宝洁,也更要求他具备“戴着镣铐”跳舞的能力。
上海家化的SKU众多,产品线繁多,有护肤、有日化、还有一些母婴用品,这也就意味着众多品牌之间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所以上海家化的改革首先就需要“刺刀向内”,这也是公司对前几任CEO都选择“空降派”的原因。空降派的好处是可以毫无顾忌,但坏处则是他们对上海家化的认知不够深刻。
经历过外企中国经理人无法把握本土公司的左支右绌、互联网大厂对业务高举高打但又要求快速见效的雷厉风行,林小海重回日化赛道,试图为上海家化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铺垫下一段路。
与阿里对旗下业务的“杀伐决断”相比,上海家化也许显得“慈眉善目”,但这里依然不是一个能给林小海很多时间的地方。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文章转载自:互联网,非本站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07-04
- 07-04
- 07-04
- 07-04
- 07-04
- 07-04
- 07-04
-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