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每日快讯

每日快讯

高翠霞:不用手术切子宫,中医辨证“拯救”腺肌症!

2024-04-03 16:01:57
导读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这需要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云太医互联网医院特聘妇科专家高翠霞主任从医30余年,在...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这需要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

云太医互联网医院特聘妇科专家高翠霞主任从医30余年,在妇科长期临床治疗中,高主任对于辨证施治理念的理解愈发深刻。

说起痛经,相信大多数女性都深有体会,但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却几乎让人难以忍受。

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症属于“痛经”、“癓瘕积聚”、“不孕”的范畴之列。

因此高翠霞主任对此病的治疗多以整体出发,对症施治,标本兼治,扶正固本为原则。治疗原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软坚散结为主,通过调整机体的内环境,去除病因,同时通过“温经活血祛瘀”,让痛经消失,减小包块、结节等“癥瘕积聚”,消除淤血,吸收让其消散。

今天特分享临床上常见的5种腺肌症以及治疗原则给各位朋友。

寒凝血瘀型

临床症状:月经量多或少,色暗,有血块,怕冷,少腹凉,腹痛,容易腹泄,性欲淡漠,舌苔白厚,脉沉细或弱或沉涩。

分析:中医认为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经期痛经严重,畏寒怕冷,少腹或腰部,带脉如冰,中医理论认为: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治疗原则: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气滞血瘀型

临床症状:痛经严重,刺痛拒按,痛处固定,经行血块,色暗,面色晦暗,性情急躁或抑郁,胸胁涨痛,舌紫暗可瘀斑,脉细涩或沉涩。

分析:中医认为气机郁滞日久而血行瘀阻,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瘀血内生。故《血证论》谓:“气结则血凝”。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气虚血瘀型

临床症状:经行腹痛,痛处固定,月经量少,经行不畅,有血块,乏力,少腹下坠,肛门下坠,失眠多梦,胸闷心悸,舌紫暗,脉沉涩或细弦。

分析:气虚血瘀证是临床上子宫腺肌症常见病症型,子宫腺肌症为慢性病,久病必虚,所以此型是虚实夹杂。中医认为,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运行无力,血则瘀阻不动。所以气虚和血瘀的症候表现为诊断要点,神疲乏力,少腹下坠,肛门下坠,失眠多梦,气短,胸闷,为气虚之证,经行腹痛,月经量少,经行不畅,有血块为血瘀之证。

治疗原则:补气活血,化瘀止痛。

痰湿血瘀型

临床症状:经行恶心或呕吐,体型肥胖,痰多,易大便溏稀,困倦无力,身体感觉沉重,刺痛觉,舌苔厚白,脉滑涩。

分析:痰湿停滞体内导致运化功能障碍,脾主运化,脾失运化,则产生痰湿,痰湿重,则肥胖,大便溏稀,困倦无力,身体感觉沉重,气血则不能正常运行,导致血瘀痰凝,刺痛等。

治疗原则:健脾祛湿,行气化痰。

气血亏虚型

临床症状:经后一二天开始疼痛,小腹隐痛或阴部下坠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脚膝无力,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弱。

分析:气血亏虚是临床上子宫腺肌症常见病症型,子宫腺肌症为慢性病,久病必虚。多因素来体虚,脾胃不好,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精血不足,气血虚弱,经期血海溢泻,势必更虚,冲任失养,虚滞作痛。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止痛

云太医高翠霞主任表示:

在面对患者复杂的病症时,应以主病症治疗为首要,然后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根据体质、病症制定整体、综合的治疗方案,助力患者快速康复。

高翠霞主任曾相继担任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生殖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分会委员,世界中联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但不管工作多忙,都会坚守医生本分,坚持每周门诊临床,携手云太医互联网医院,借助云太医广阔的互联网平台帮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仁术仁心济天下,她说她的人生最高追求就是要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之中。

同时为了满足偏远地区和外地患者接受诊治,高翠霞主任特开通线上医疗服务,尽可能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帮助到更多深受疾病困扰的女性走出阴霾(远程看诊微信:pfk20212)!

文章转载自:互联网,非本站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