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IPO|监管“长牙带刺”显成效,科创板过半排队企业撤单
来源|时代投研
作者|彭晨雨
编辑|孙一鸣
作为A股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先行者,科创板一举一动尤为引人关注。
今年4月,为落实“新国九条”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等要求,证监会发布了新版《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提高了科创板上市门槛。
6月中旬,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下称“《科创板八条》”),在上市的入口端、发行端、监管端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受严监管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科创板IPO市场急剧降温,受理、审核、发行节奏均同比大幅放缓,其中,去年末的排队企业过半选择撤单,新股数量同比锐减逾八成。
过半企业终止IPO,新股数量垫底
上交所官网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科创板共有54家IPO排队企业。
与其他板块相比,截至今年6月30日,主板、创业板、北交所分别有119家、252家、115家IPO排队企业,科创板排队企业数量在各板块中垫底。
在受理方面,今年1—5月,科创板均无新增受理企业。直到6月20日,科创板才新增受理1家企业的IPO申请,打破上半年“零受理”的局面。
而去年同期,科创板共有66家企业获受理,今年上半年的受理数量同比下滑98.48%。
在终止IPO方面,上交所官网显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已有51家企业终止IPO,较去年同期增加19家,增幅高达59.38%。
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共有93家排队企业,今年上半年终止IPO企业数量占去年末排队企业数量的比例为54.84%。
换句话说,科创板去年末的排队企业过半在今年上半年终止IPO。
在上会方面,上交所官网显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仅上会审议4家企业,而去年同期共有31家企业上会接受审议,可见今年上半年上会节奏明显放缓。
对比其他板块,今年上半年,创业板、主板、北交所分别有6家、10家、11家企业上会,科创板上会企业数量最少。
在新股方面,上交所官网显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仅有7只新股,较去年同期的41只下降82.93%。
与其他板块相比,今年上半年,创业板、主板、北交所的新股数量分别为15只、12只、10只,科创板新股数量垫底。
可见,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不仅排队企业数量少,而且上会企业数量及新股数量在各板块中均垫底。
上市门槛提高,下半年发行节奏恐难提速
展望下半年,时代投研认为,科创板IPO或将延续上半年的阶段性收紧态势。相比过往年份,2024年或将成为科创板IPO的“最难一年”。
一是科创板上市门槛提高。今年4月修订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提高了科创板的上市门槛,在研发费用、发明专利、营收复合增长率等多项指标上提高了标准。
受新规影响,4月30日—6月30日,科创板出现一波撤单潮,合计有32家企业选择终止IPO,数量占上半年终止企业数的比例超过60%。
二是科创板严把“硬科技”入口关。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八条》再度强化科创板的“硬科技”定位,严把入口关,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上市要求将会更加严格。
在上半年科创板IPO显著“降温”的情况下,细化“硬科技”定位要求、严把准入关,恐会继续劝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IPO企业,下半年科创板IPO市场或难提速。
三是科创板是IPO严监管的重点区域之一。《科创板八条》明确指出,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进一步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更加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今年5月8日,因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金额披露不准确,上交所接连开出四张罚单,“剑指”大连科利德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利德”)科创板IPO项目造假。
据处罚公告,科利德、保荐机构海通证券(600837.SH)、保荐代表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和签字会计师全员被罚。
实际上,科利德已于今年2月就主动“撤单”。上交所对科利德等参与各方通报批评及监管警示,再次亮明监管对IPO造假零容忍的态度。
时代投研认为,科创板肩负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和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两大使命,重要性不容置疑,下半年,监管层将继续全面从严加强对科创板发行上市活动的监管,尤其是针对发行人“一查就撤,一撤了之”的行为,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以维护良好的发行秩序和生态。
(全文1780字)
市场解读文章转载自:互联网,非本站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07-17
- 07-17
- 07-17
- 07-16
- 07-16
- 07-16
- 07-16
- 07-16
最新文章
- 07-17
- 07-17
- 07-17
- 07-17
- 07-17
- 07-17
- 07-17
-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