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每日快讯

每日快讯

Ai圈子不好过,又一家公司倒下了

2024-07-05 16:01:27
导读 这家AI独角兽将卖身谷歌谷歌前员工创办的聊天机器人公司,或许要卖身给老东家。近日,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谷歌前员工创立的AI独角兽公...

这家AI独角兽将卖身谷歌

谷歌前员工创办的聊天机器人公司,或许要卖身给老东家。

近日,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谷歌前员工创立的AI独角兽公司Character AI因融资困难,计划出售给谷歌和Meta等。

据了解,Character AI已经与一些竞争对手探讨了研究合作,合作的公司包括了谷歌、Meta和马斯克的xAI公司等。

知情人士透露,Character AI预计在达成合作后,可以使用合作公司的算力,而作为回报,Character AI将向合作公司共享知识产权。

Character AI成立于2021年11月,是由两位谷歌前员工创办的AI初创公司,旗下产品Character.ai 十分受美国00后欢迎。它是一款聊天机器人对话模型,可以自由创建AI角色,比如电影人物、动漫角色、历史人物等,并与他们对话聊天。

由于具有极好的互动体验,用户粘性高,在众多AI工具中脱颖而出。2023年5月23日,Character.ai移动端正式登陆全球iOS和Android系统,推出才一周,下载量就超过了170万,高出chatgpt的3倍以上。

甚至Character.ai官方公布的数据,自2023年5月发布以来,其安卓应用市场下载量已经超过300万次。2023年9月,Character.ai的估值就被披露超50亿美元。

此前的出色成绩,得到了不少投资机构的青睐。去年3月,Character.ai获得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1.5亿美元的投资金额;

紧接着11月,彼时有媒体报道,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正在洽谈,向Character.ai投入数亿美元,以帮助后者训练大模型,满足用户需求,保持增长。

然而成立不到两年时间,这家AI独角兽公司就陷入融资困境,不得不卖身的境地,实在令人唏嘘。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时间,Character.AI就面临了筹集新资金的焦虑之中,此前公司曾与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投资者进行了多次洽谈,但仍然尚未完成新一轮的募资。

这背后或许透露了Character.AI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从行业环境来看,近年来生成式AI领域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初创企业的涌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类个性化聊天机器人的推出,使得用户的新鲜感逐渐散去。

根据 Similarweb 的数据,Character.ai在5月份的全球月独立访客数为1260万,低于去年同期的1480万。

Character.ai 全球月独立访客数

当然,这或许也与Character.AI对产品的调整有关。有不少用户反馈,Character AI正在加大内容审查,对包括色情、暴力在内的所有NSFW内容聊天进行限制,任何有关暴力和色情的敏感词都会被删除过滤,这让用户觉得对话内容不再有趣。

对此,大量用户开始流失,有的转而投向了Character AI的竞品。

如今,寻求不到融资的Character AI只能依靠现有的资金流和用户每月9.99美元的订阅,但这仅仅是杯水车薪。

风雨飘摇之下,Character AI不得不考虑卖身,和竞争对手合作。

AI初创公司集体卖身

选择卖身的AI独角兽公司又何止Character AI一家。今年5月,曾经估值10亿美元,开发出全球最火文生图AI模型“Stable Diffusion”的明星公司Stability AI,被曝出面临资金链断裂,正在寻求合并。

据相关报道,Stability AI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不到500万美元,但亏损额超过3000万美元,并且欠云服务等供应商的账单已经高达1亿美元。

然而作为又一家独角兽公司,Stability AI曾经也像Character AI一样,获得1.01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参与这轮融资的机构包括Coatue、美国光速创投、O'Shaughnessy Ventures等著名VC和对冲基金。

除了Character AI和Stability AI,其他AI初创公司也集体需求收购或合并。

同样是今年5月,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dept被媒体曝出近几个月来一直在讨论出售或与大型科技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交谈过的公司就包括 Meta。

Adept成立于2022年4月,由前OpenAI工程主管David Luan与另外两名谷歌研究人员共同创立,主要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代理来完成各种基于软件的任务。

日前,Adept与亚马逊达成技术授权协议,联合创始人及部分团队成员将加入亚马逊,其技术将支持亚马逊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扩展。

如果谈及这些初创公司集体卖身的原因,无非是资金链断裂,资金短缺,无法维持经营,而卖身是活下去的机会。

那么,或许大家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这些AI初创公司不到几年时间就撑不下去了?

实际上,AI创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和技术门槛,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算力支持,而维持研发的资金成本相当高,十分烧钱。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资金压力巨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公司运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然而许多AI初创公司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未能将产品对标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或者不能将技术转化为用户易于接受和使用的产品,其商业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AI硬件初创公司Humane研发出的穿戴AI设备产品“AI Pin”,通过激光投影将信息显示在用户手上,被用户吐槽太鸡肋。

比如它发热严重、投射屏亮度表现一般,在强光环境下画面基本不可见等。而且售价高达699美元(当前约5083元人民币),每月还要额外支付24美元(当前约174元人民币)的订阅费。

这款产品似乎不太受用户待见,销量不佳,但资金收不回来。在资金压力下,Humane只能寻求收购。

同样被曝出考虑收购的还有明星AI搜索公司Perplexity,有报道称其曾与至少4家公司洽谈合并,后续该公司官宣了B轮7360万美元融资,收购计划疑似中止。

此外,还有前谷歌科学家Yi Tay创办的大模型公司Reka AI,曾数据仓库平台Snowflake进行了一场10亿美元的收购谈判,但谈判最终未能达成。据传,疑似Reka方面认为Snowflake开出的价格太低。

总体而言,AI初创公司纷纷寻求收购,可见在AI领域中的初创企业存在的资金、商业模式的局限性,仍然难以和行业巨头较量。

AI初创公司如何突围?

毫无疑问,科技巨头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资源,对初创公司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当一款产品爆火之后,科技巨头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碾压AI初创公司。比如随着Character AI开发的个性化聊天机器人受到欢迎,Meta和谷歌也同时跟进,密集开发聊天机器人产品,给Character AI带来不小的压力。

另外,导致AI初创公司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商业模式不明确。

此时AI初创公司要从科技巨头中突围,可以选择科技巨头尚未深入或重视的细分市场作为切入点,通过深耕细作,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市场地位。

另外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探索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初创公司需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但话又说回来,在某些情况下,与科技巨头建立合作关系或成为其生态链中的一环,可以借助其资源和平台优势,加速自身的发展。

总之,在快速变化的科技和商业环境中,AI初创公司们还需不断创新,适应变化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 | 周文君

文章转载自:互联网,非本站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