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每日快讯

每日快讯

CXO“逆行者”

2024-05-12 09:00:37
导读 CXO行业分化明显:行业龙头增速放缓,“小而美”的细分领域龙头逆势崛起。这些细分领域颇具多元化,涵盖多肽、ADC、中药、仿制药等。其中,...

CXO行业分化明显:行业龙头增速放缓,“小而美”的细分领域龙头逆势崛起。

这些细分领域颇具多元化,涵盖多肽、ADC、中药、仿制药等。其中,诺泰生物、药明合联、博济医药、阳光诺和等企业以其出色的业绩表现,成为了逆势增长的“逆行者”。

01

多肽CXO细分龙头:

诺泰生物、圣诺生物

从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表现看,CXO行业已走出分化行情。

具体而言,像药明康德、凯莱英这样的CXO龙头公司业绩面临不小的压力,而多肽CXO、仿制药CXO这两个细分领域持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诺泰生物、百诚医药等业绩维持高增长。

以多肽CXO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其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

多肽药物主要用于慢性病的治疗,涵盖降糖药如利拉鲁肽与度拉糖肽,抗肿瘤药如亮丙瑞林与戈舍瑞林,以及抗骨质疏松药特立帕肽等多种药物。根据Polypeptide数据显示,多肽原料药的服务外包率已高达65%。

特别是在GLP-1等多肽药物的创新发展推动下,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预计2023年将达到795亿美元,同时也推动了肽类CDMO需求持续增长。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肽类CDMO市场规模已达33亿美元,2030年将增长至79亿美元。

目前多肽领域已经吸引了多家公司布局,包括诺泰生物、药明康德、九洲药业、圣诺生物、昂博制药等。

诺泰生物是多肽CXO龙头,聚焦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进行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相结合业务,2023年实现总营收10.34亿元,同比增长58.69%;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6.20%。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更为亮眼:实现总营收3.56亿元,同比增长71.02%;归母净利润6632.68万元,同比增长215.65%。

目前,诺泰生物的多肽原料药产能已达吨级规模,司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原料药的单批次产量已达10公斤以上,而且多肽原料药已销往美国、印度等海外市场,主要客户包括Cipla、Teva、普利制药、齐鲁制药等国内外知名药企。

圣诺生物的业务板块,涵盖多肽类创新药CDMO、多肽类仿制药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多肽药物生产技术转让服务,2024年一季度实现总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27.65%;归母净利润1651.31万元,同比增长40.67%。

截至2023年底,圣诺生物已为新药研发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40余个项目的多肽创新药药学CDMO服务;已掌握17个品种原料药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多肽制剂产品。

药明康德正在加强对于多肽药、寡核苷酸药、PROTAC、偶联药物、精准医疗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2023年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继续放量,实现收入34.1亿元,同比强劲增长64.4%。2024年1月,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增加至32000L。

多肽业务是九洲药业的新兴业务之一。多肽GMP生产线于2023年一季度投入使用,完成多肽GMP生产并交付客户,获得客户高度评价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2

中药CRO的崛起:

博济医药、百诚医药

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中药研发创新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进而推动了中药CRO行业的繁荣。

中药CRO,是指在中药研发领域提供合同研究服务,其业务范围广泛,包括药材采购、提取、制剂以及新药研发等多个环节。随着国内中成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药CRO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数百亿的规模。

在中药CRO领域,博济医药、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企业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布局。

博济医药作为一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CRO服务的企业,其在临床研究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打造了中药研发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

2023年,博济医药实现总营收5.56亿元,同比增长31.19%,新增业务合同金额约11.65亿元,同比增长约38.12%,其中,中药类研发服务新增合同金额约3.72亿元,同比增长约346.86%。

今年一季度,博济医药延续高增长态势:实现总营收1.67亿元,同比增长62.08%;归母净利润1651.31万元,同比增长40.67%。同时,2024年规划大力发展中药业务,推动中药一体化服务CRO战略,做大杏林中医药,打造中药临床CRO第一品牌。

百诚医药主要为各类制药企业、医药研发投资企业提供医药技术受托研发服务(CRO业务)、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以及定制研发生产服务(CDMO)。

2022年,百诚医药建立了中药天然药物中心,主要布局中药新药、院内制剂、经典明方、同名同方等研发转化和开发,聚焦消化、感染、心血管、内科等具有刚性需求的疾病领域,在研品种包括盆宁方颗粒、温肾健脾颗粒、稳心颗粒等。

2023年,百诚医药实现总营收10.17亿元,同比增长67.51%;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0.07%;今年一季度,分别实现总营收、归母净利润为2.16亿元、4981.82万元,同比增长34.04%、42.06%。

百诚医药的药学研究服务

图源:2023年财报

阳光诺和是一家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CRO,可为客户提供包括药物发现、药理药效、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和生物分析等服务。其中,在药学研究提供的业务覆盖药物发现、特殊制剂、中药和宠物药等。

在中药方面,阳光诺和成立了中药研究开发平台诺和晟欣,可提供从立项评估、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生产、上市后市场培育的服务;在中药临床研究方面,通过与国内中医药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中医研究机构合作,提供注册沟通、医学、运营、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全面服务。

03

ADC CDMO、仿制药CXO:

药明合联、东曜药业、阳光诺和

ADC(抗体偶联药物)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研发领域。随着全球研发热潮的兴起,跨国制药巨头、国内药企纷纷入局,这无疑为ADC CDMO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ADC发现、开发及制造外包率已达到约70%,远高于其他生物药34%的外包率。而且,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10亿美元。

在国内ADC CDMO行业中,药明合联稳居龙头地位,其专注于提供ADC等生物偶联药端到端服务,涵盖抗体中间体和其他偶联生物药、连接子/化学有效载荷、偶联原液及制剂等研发和GMP生产领域。

2023年,药明合联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14%,达到21.2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也实现了112%的增长,达到4.12亿元,同时经调整净利率稳定保持在19.4%。

截至2023年底,其综合项目数已升至143个,其中ADC项目占比高达90.2%;客户数量也增至345名,并与全球前10大制药公司中的6家进行了ADC或XDC的合作开发,这部分合作约占公司2023年总收益的24%。

除药明合联外,东曜药业、皓元医药、博瑞医药等也纷纷进军ADC CDMO领域。

例如,东曜药业在2023年实现了CDMO/CMO业务收入的显著增长,同比增长94%,达到1.41亿元,新增项目中ADC相关项目占比也很高,达到约77%;65个在手项目中,ADC项目收入及项目数占比均提升至65%;ADC原液年产能达到960公斤,制剂530多万瓶。

皓元医药作为国内ADC Payload-Linker研究的先行者,已成功构建了XDC Payload-Linker CMC一体化服务平台,承接的ADC项目数也超过了110个。

除ADC CDMO外,仿制药CXO领域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阳光诺和、万邦医药等企业布局。

在仿制药方面,阳光诺和尤其擅长内源性药物、吸入制剂药物、肽类药物、核酸类药物、ADC药物检测,2023年实现总营收、归母净利润9.32亿元、1.85亿元,同比增长37.76%、18.08%,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77%。

万邦医药是一家同时提供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服务的综合型CRO企业。其中,在药学研究领域,主要为客户提供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服务,并向复杂仿制药、改良型新药、MAH 转化、创新药研发开拓业务。

2024年一季度,万邦医药实现总营收9017.23万元,同比增长25.14%;归母净利润2968.71万元,同比增长18.81%。

与此同时,受小核酸疗法研发热度的影响,相关外包行业也展现出了高景气度。

04

行业趋势与展望

综上所述,CXO行业正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虽然行业龙头面临着一定的业绩压力,但那些专注于细分领域的“小而美”企业却逆势崛起,实现了靓丽的业绩增长。

这些“小而美”的企业通过深耕特定领域、发挥专业化和差异化优势,成功抓住了市场机遇,为整个CXO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

2.《20230826-医药行业深度分析:多肽、ADC、中药等细分领域创新研发蓬勃兴起,CXO景气度有望逐步上行》,安信证券研报

3.国泰君安证券、浙商证券研报

$诺泰生物(688076)$ $博济医药(300404)$ $百诚医药(301096)$

题材行业市场解读

文章转载自:互联网,非本站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