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首富,暴跌近千亿
把事情做窄。
文 | 华商韬略 志泽
股价从高点时的超过280元跌至55元左右,市值从1220亿暴跌近千亿至234.5亿元。但这并没有影响郭振宇在行业的成就和地位,就在股价持续大跌的2022年,福布斯仍将中国最佳CEO的荣耀戴给了他。
【护肤新王】
化妆品行业曾有种说法叫:
“外资猛于虎。”
2010年,外资品牌掌握了中国九成的化妆品市场份额,中国三个国民级品牌小护士、大宝、丁家宜陆续“卖身”。
卖身的原因是,真打不过。
彼时中国的化妆品品牌,以中小品牌居多,在资金、人才、品牌、科研、营销、渠道实力上被外资完全碾压,高端市场被外资牢牢占据。
而根据WTO规则,中国入世后,必须逐年下调化妆品进口关税,每降一步,就意味着外资产品多一分价格优势,内资品牌多一分危险。
在此环境下,贝泰妮的逆势崛起,堪称奇迹。
它不但成立于外资最凶猛的2010年,而且还在外资巨头最有势力和实力的功能性护肤品赛道打出了名堂,早在1998年,欧莱雅就用薇姿品牌重拳开启了功能性护肤的赛道。
到贝泰妮成立时,国内功能性护肤市场,欧莱雅薇姿独占近40%市场份额,法国皮尔法伯旗下的雅漾占30%左右,欧莱雅另一品牌理肤泉占10%左右,内资品牌加起来不到20%。
但贝泰妮不但突破外资巨头的高压,而且实现了后来居上。
2019年,贝泰妮击败一众外资品牌,登上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份额首位。2020年双十一,天猫美妆类TOP10品牌里,九个是外资品牌,贝泰妮旗下的薇诺娜是唯一上榜的国货品牌。
贝泰妮创始人郭振宇曾在品牌创立初期,与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打赌,公司能不能做到千亿市值?郭振宇赌能,赌注2公斤黄金。
结果是,郭振宇干净利落地赢下赌局。
2021年3月25日,贝泰妮在创业板正式上市,首日股价便疯涨244%,盘中市值一度超过760亿元。仅一个月后,贝泰妮市值便突破千亿。
受益于此,郭振宇的个人财富一飞冲天。
2022年胡润百富榜单上,郭振宇父子凭190亿元财富问鼎昆明首富,列云南省第三。
如今,贝泰妮的股价已从2021年的超过280元每股跌至55元左右,市值也从1220亿高点跌至234.5亿元,跌了近千亿。
从业绩看,今年一季度,贝泰妮实现营业收入10.97亿元,净利润1.77亿元,营收同比增速为27.06%。相比2021年同期59.32%的增速,势头正在放缓。
但另一边,贝泰妮在中国第一大功能性护肤品企业的位置上越坐越稳,去年国内功能性护肤品市场中,贝泰妮独占20.4%的市场份额,居行业首位。
而2012年,郭振宇接手公司时,贝泰妮只是一家快要倒闭的化妆品企业。
【学霸商人】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培养过无数名人,如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FBI创始人埃德加·胡佛,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欧莱雅总裁埃得迈尔·艾沃得。
据说,它建校近200年里,只用过两个人的肖像作招生宣传:
一位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一位是郭振宇。
外界对郭振宇的评价是,超级学霸,天赋异禀。但他给自己的评价是,一个固执的书呆子。凡是手上的事,非要做到最好不可。
生于1963年的郭振宇,未满16岁便考入云南大学,23岁成为云南大学理学硕士,25岁被公派至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读电机工程博士,32岁成为加拿大西安大略生物医学博士后,36岁成为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据说,在乔治·华盛顿任教授时,郭振宇开设的11门课程,有6门自己也未学过,属于边学边教,但却很是得心应手,并且独创了无创动脉狭窄诊断技术,能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另一篇用彩照诊断心脏回流的论文,则被英国录入医学教材。
在当地机场,华盛顿大学为他的照片配了一则广告语:
“在这里,你可以与世界权威合作,攻读你的学位。”
学术生涯一片坦途之际,郭振宇却应岳父周家礽之邀,踏上了回国创业的旅程。
周家礽曾任云南白药总工程师,1994年,61岁的周家礽从云南白药退休之后,发挥所长创办了滇虹药业,年销售额一度达4000万,但很快遭仿冒厂家围攻,陷入经营困境。
2002年,周家礽决定,邀请郭振宇回国,出任滇虹药业总经理,扭转危局。
一番挣扎后,郭振宇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对滇虹员工立下军令状:
“一年做不到销售回款增加7000万,我就卷铺盖走人!”
当时滇虹的产品线多且杂乱,骨科药、妇科药、皮肤药无所不做。郭振宇发现,公司旗下的主打去头屑的康王发用洗剂,市场反馈明显好于其他产品。
于是,他决定握指成拳。
在产品上,他把力量集中在康王洗剂上,砍掉滇虹药业一切边缘产品;在营销侧,他重新挖掘卖点,突出康王的去头屑功能,请来当红明星张杰与谢娜背靠着背说:
“洗不掉的头屑,用康王。”
年底核算,郭振宇的新战略大获成功,滇虹的销售回款新增了8000多万元。
初战告捷,郭振宇又动了“削藩”的心思。
2004年,滇虹在全国有三万多家经销商,郭振宇认为这种撒胡椒面式的结构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决定砍去数万家经销商。面对他的提议,董事会当即反对。理由是,滇虹药业摸索多年,海量经销商是伙伴,是辛苦攒下的毛细血管,如此大动干戈,无异于自废武功。
但郭振宇坚持改革,他下定决心继续聚焦,一方面砍掉过去烂大街的经销商,一方面对少数保留下来的优质经销商给予更大的支持。
2004年,滇虹将三万多经销商砍到400多家,当年销售回款又提升了6000多万元。
从产品到经销的握指成拳之下,滇虹高歌猛进,只用三年时间,就成了云南省民营药企第一大厂。到2013年,其销售额已接近10亿元。
但这之后,郭振宇却遇到了麻烦。
康王的市场相对有限,为了推动公司规模扩张,此前保持战略定力的郭振宇开始重蹈过去的覆辙,走上多元化道路,他先后推动公司做过牙膏、香皂、精油等产品,但均表现不佳。
另一边,滇虹尝试公开上市,也在A股、港股两度受挫。2014年,滇虹董事会决定,将公司以36亿元卖给拜耳集团。
不想,这次出售却成为郭振宇的一大遗憾。
表面上看,滇虹上市不顺,卖身拜耳可以斩获更高估值,利好企业。事实上,拜耳的并购笑里藏刀,收购之初言之凿凿要帮滇虹实现中药国际化,收购之后却对滇虹管理层大换血,公司研发多年的药品批文,拜耳也弃之不用。
心灰意冷的郭振宇选择辞职。
一段短暂的低落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滇虹多年前的一颗“弃子”身上,决心重头再来。
【从头来过】
2007年,郭振宇曾带领滇虹团队,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发布一个护肤品牌。产品发布后,他拿着产品四处拜访,却在出门时听见声音:
“‘啪’的一声,有东西被扔到垃圾桶里面,我一次都不敢回头看。”
被丢进垃圾桶的产品,名叫薇诺娜,是滇虹2005年立项孵化的高端护肤品项目,但始终赚不到钱。2011年,滇虹筹备上市,看不见盈利曙光的薇诺娜被踢出上市公司体系。
2012年,郭振宇花了270万元,将持有薇诺娜品牌的贝泰妮公司买入手中,根据他自己的说法,这是被几位皮肤学领域专家激发的:“中国这么大的护肤品市场,却做不出一个能打的国产药妆品牌,实在遗憾。”
2014年,离开滇虹的郭振宇出任贝泰妮董事长,再次创业。
当年滇虹倒在多元化扩张失败上,康王洗剂的成功成为绝响。郭振宇为此反思了很久,康王能成功,核心在于专注一点,集中力量。
现在做护肤品,他决定把康王的成功做到更高境界。
早期的薇诺娜和早期滇虹一样,光产品线就有8个,与贝泰妮合作的医学专家也给出意见,公司最好拉开架势,覆盖全部的功能性护肤品赛道,祛痘、祛斑、敏感肌,有什么做什么,因为“贝泰妮有这个水平”。
但郭振宇的答复是,贝泰妮应该只做敏感肌赛道,先做到第一再说。有项目成员表示不解:
“你放着大市场不打,要打一个小市场?”
此前贪多而失的教训让郭振宇坚定信念:“如果公司什么都卖,消费者就不知道它到底卖的是什么!”
他给贝泰妮定下“贝泰妮=薇诺娜=敏感肌”的战略,要求薇诺娜走药品研发的路径,多找医院做临床研究。在当时,全世界的护肤品从未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有专家质疑郭振宇:“护肤品和医学有什么关系?”
郭振宇却说:“如果薇诺娜的实验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就不够权威,如果是全国几十家权威机构都做了验证,专家都来支持,那是不是就有可信度?”
像做药一样做护肤品,贝泰妮选择了一条最难的打法。先找中国人的常见皮肤问题,比如红肿、瘙痒,再筛选全球原料,研发配方,然后等待漫长的临床试验。
为在海量原料里选出适宜敏感肌肤的成分,并且验证薇诺娜的产品,郭振宇先后就找了63家三甲医院的皮肤科做临床观测,这种做法费时费力费钱,但却让贝泰尼建立了自己的优势:筛选出真正的有效成分,并且真正走上以基础研究建立护城河的道路。
到2021年,光是国内外核心期刊的皮肤学论文,薇诺娜就发表了超过128篇。
初创期的贝泰妮资不抵债,业务亏损,却能在2014年拿到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的5000万投资,原因是周逵看到,“贝泰妮在医生里口碑不错”。
对销售渠道,郭振宇敢于押重注。当时的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外资品牌都在主攻线下零售渠道,郭振宇却喊出无条件拥抱移动互联网:
“只要搭上电商这班车,就等于坐在电梯里向上走。”
2013年,郭振宇就在贝泰妮设立电商事业部,2015年就实现线上销售额破亿。去年上半年则接近14亿元,占主营业务总额的近六成。
2021年上市后,贝泰妮凭借超千亿市值超越逸仙电商,成为中国第一大化妆品企业。
直到上市,郭振宇才着手扩充贝泰妮的品牌矩阵。
2021年以来,贝泰妮连续孵化高端抗衰老品牌AOXMED瑷科缦,儿童护肤品牌薇诺娜宝贝和抗痘品牌贝芙汀。但仍坚持一点,只做功能性护肤品,死守“药妆”定位。
郭振宇爱读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的《基业长青》。书中写道,高瞻远瞩的公司,要从繁琐的经营中,认清什么应该永恒不变,什么应该应时而变。
重做贝泰妮之后,郭振宇更是始终牢牢抓住不变去应变:
聚焦核心,做精做强。
即便是最近3年,贝泰妮市值巨跌,整个市场都在质疑贝泰妮的产品线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郭振宇依然坚持,贝泰妮只做皮肤健康生态,并为公司战略起了九字口诀:
“小切口、深研究、真管用。”
郭振宇将其称为“做窄路宽”,做的事情越小,越专注,成功概率就越大。滇虹药业多元化的失败,至今是郭振宇的锥心之痛,转到贝泰妮后,他感叹:
“如果当初什么都做,可能早就死了。”
【参考资料】
[1]《滇虹药业CEO郭振宇:“海归教授”的商业传奇》 青年参考
[2]《“学霸”郭振宇与云南大学的不解情缘》 人民网
[3]《皮肤界来了个破局者》 人物
[4]《专访贝泰妮郭振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福布斯
[5]《专访薇诺娜创始人郭振宇|从50亿到150亿 只做一件事》 大众新闻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互联网,非本站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04-29
- 04-29
- 04-29
- 04-29
- 04-29
- 04-29
- 04-28
- 04-28
最新文章
- 04-29
- 04-29
- 04-29
- 04-29
- 04-29
- 04-29
- 04-29
- 04-29